公告
近日,黃驊法院黃驊法庭收到一個“別樣的”快遞,這是邢臺某地的農民工張某為黃驊法庭庭長董海榮和書記員張麗寄來的錦旗以表感謝,錦旗上“公正執法,一心為民”八個大字赫然醒目,這不僅是對辦案人員的肯定與感謝,更是對法院工作的鞭策與鼓勵。
2018年,張某在高速公路為劉某承包的工程建設護欄,護欄建設完畢后,劉某卻始終未與張某進行工資結算。后經張某多次催要,劉某也只是在2020年10月份為張某出具了一份欠據,并承諾2020年12月底之前全部償還。但到了還款時間期限,劉某也未按約履行,張某多次催要無果,于2021年7月將劉某訴至黃驊法院,要求給付工資38000元。
董海榮法官受理該案后,體諒到農民工掙錢的辛苦,為讓農民工盡快拿到工資,便立刻著手推進案件送達事宜,同時囑咐書記員,盡量促成雙方達成和解,這樣最有利于及時兌現農民工的權益。書記員張麗拿到案子后亦是不敢懈怠,快速與被告劉某取得聯系,可是聯系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接連幾次電話都沒有人接聽。于是張麗撥通了原告張某的電話詢問詳細情況,通過了解得知原來張某在催要工資過程中,劉某一開始還接電話,但總以各種理由推諉搪塞,之后就索性就不接張某電話了。情急之下,張某為了避免自己的血汗錢打水漂,于是就訴諸法律進行維權。
確認了劉某電話還可以接通的情況,張麗在通過郵寄送達的同時,不放棄對劉某進行電話聯系,辦公電話打不通,就用個人手機打,堅持沒有白費,電話終于接通了。電話那頭的劉某對拖欠張某工資款的事宜表示認可,但卻以人在外地,因為疫情無法到庭,而且工作太忙,人走不開等事由予以推諉。張麗抓住劉某拖延付款的理由,趁勢提出應對辦法,“大伯,既然事實爭議不大,您說的困難我們都能理解,因為疫情或者工作無法抽身來不了法院沒關系,我們可以在網上進行視頻連線調解,不耽誤您其他的工作,也免您路途奔波之苦,還能節省時間、精力……”通過多次勸說,劉某終于答應法院通過互聯網進行調解。
9月3日調解當天,因為張某使用的是老年機,無法進行視頻連線,張麗耐心地與其子女溝通,嘗試換用張某兒子的智能手機進行連線,并指導連線步驟,對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張麗給予及時、耐心的解答直至連線成功。
庭審中,董海榮法官更是耐心傾聽各方當事人意見,針對劉某拖延付款的其他事由,對癥勸解給付工資義務。“換個角度考慮下,誰都不容易,如果是你苦苦掙得血汗錢拿不回來,能不著急嗎?”并告知劉某拖欠農民工工資導致的法律后果,法理與情理齊頭并進。最終,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劉某通過張某指定賬戶給付25000元,剩余的13000元,劉某承諾在國慶節前給付完畢。
董海榮法官創新辦案思路,巧用“互聯網+調解”的線上模式,最終保障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張某被法官和書記員真正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態度所感動,以郵寄錦旗表達內心感激之情。
電話:0317-5811581 地址:黃驊市渤海西路566號 郵箱:hhfyzhb581@163.com 郵編:061100